河南坠子起源于清道光年间,由道情、莺歌柳、三弦书等曲艺结合形成。1900 年左右,“溜腔” 的使用以及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,标志着河南坠子的形成。
艺术特色
唱腔音乐:采用上下句板...
2025-03-21
历史渊源
起源融合:清光绪年间,王凤桐将南阳的 “大调曲子” 和洛阳的 “小调曲子” 这两种鼓子曲融合,并结合民间歌舞 “踩高跷”,创制了 “高跷曲子”
登台发展:1926 年,临汝县的朱万明因天...
2025-03-21
东北二人转起源于清代初期,最初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,又称小秧歌、双玩艺、蹦蹦。
清朝初期,大量移民闯关东,带来的莲花落等说唱形式与东北地区原有的秧歌相融合...
2025-03-21